主页 > 文学艺术 > 花褪色为红、绿、杏小,燕子飞翔时,绿水绕人:《蝶恋花》苏轼诗赏析

花褪色为红、绿、杏小,燕子飞翔时,绿水绕人:《蝶恋花》苏轼诗赏析

2023-10-01 03:15

 ●蝶恋花·花谢红绿杏小

苏轼

花朵已经褪色为红色、绿色和杏色。

燕子飞来时,绿水绕人。

枝头吹柳寥寥,天下无芳草香!

墙内有秋千,墙外有小路。

墙外人来人往,墙内美女微笑。

笑声渐渐消失,声音也变得安静,多愁善感被无情所烦扰。

苏轼诗词欣赏

以风格豪放着称的苏轼,也常写出清新婉约的作品。这首歌《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真是一首杰作。

“花已褪红,青杏小了。”它描述了衰落和重生。残红褪去,青杏初生。这就是大自然的新陈代谢,但却让人感到一丝悲伤。观暮春景,抒发春情,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思,但东坡却超脱于此。 “燕子飞时,绿水围人”。作者离开树枝,将目光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变得混乱。燕子飞翔,绿水环绕村屋。春风拂去句句忧伤。用别人常用的图像和流畅的音乐,将悲伤与开放两种对立的情绪合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才能从容做到。 《燕子飞时​​》改编自颜叔的“燕子到新社,梨花晚清明”,说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午日,与景色相符。写在之前和之后。

“枝头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应该与句首“花已谢,红绿杏小”属于同一组。意思是树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了。但作者并没有连续描写,而是穿插了两句“燕子”,为悲伤的语气注入了稀疏的气氛。飞花落花,最容易让人感到悲伤。 “又”字表示诗人不止一次看到花落。悲春之情、惜春之情,从言语中可见一斑。这是一种真正优雅的风格。相传苏轼被贬徽州时,命其妃子朝云唱这首诗。朝云的声音正要歌唱,但他的衣服已经沾满了泪水。

“墙内秋千,墙外路”自然指的是上面提到的“绿水屋”。由于绿水围着高墙,墙外的行人只能听到墙内人们荡秋千的笑声。但却不见她的踪影,故有“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之说。不难想象,此刻正在笑的美女正在快乐地荡秋千。这里采用的是隐藏的方法。作者只写了美女的笑声,却隐藏了所有美女的容貌和动作,让读者一起想象女孩在墙上荡秋千的欢乐场景。可以说,一堵墙挡住了视线,但却阻挡不了青春的美丽,也阻挡不了人们对青春美丽的向往。这种写法可谓巧妙至极。它用“隐”激发想象,从而拓展“显”的意境。同样写女性,苏东坡摆脱了“花间派”的“爱怨”风格。场面生动而不俗艳,情感真挚而不琐碎,难能可贵。

从“墙内秋千,墙外有路”到最后,词意流淌而出,一气呵成。修辞上用了“鼎正阁”二字,即影片第二句开头是“墙外”,第一句结尾是“墙外的路”,开头是“墙外的路”。第四句是“笑”,紧接着上句末尾的“笑”滚滚向前,势不可挡。根据字韵,《蝶恋花》本来是双叠,上下柱各有四斜韵,字数相同,韵律相同。东坡诗前后的情感色彩和节奏不同。突破文字节奏的其实是作者流畅的思维和笔直的文笔。

​ 这首诗常常体现出上下句之间、上下句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比如第一部片尾的两句“枝头吹柳少”,情感压抑:“天下无一处香草”,这是自励。这种爱与情的矛盾,是由于现实中诗人屡遭贬谪,体现了思想与现实的矛盾。第一部电影聚焦于悲伤,第二部电影聚焦于欢乐。这也是爱情与情感的矛盾。而“多情却又恼无情”不仅写了爱情与情感的矛盾,也写了情感与理性的矛盾。美人哈哈一笑,消失不见。路人看着秋千,都感慨万千。诗人虽然写的是爱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作者在江南晚春的景色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墙内外佳人、路人的无情而伤感的故事,寄托着他的悲愤,也蕴含着他的思念。生活充满矛盾的悖论。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