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学艺术 >

2023-09-28 06:34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鸠两山相对鸣。

朱熹以理学家著称于世,思想学术上具有多方面的成就,文学上也诗文兼擅。就诗而言,现存有一千二百余首。他为诗主张平淡自然,应当是“说出的”,而不是“做出的”,不靠堆砌典故和雕绘藻饰。这两首诗可说是一例证。

第一首诗,先从昨夜风雨写起。扁舟一叶,航行于水口之间,恰遇风雨。至于风雨大小如何,字面上没有明说,只用了“雨一蓑”三字,让读者自己去揣量。情况很清楚,如是毛毛细雨,行舟人自当不在话下,而要披上蓑衣,则雨势不小可知。由于夜间宿卧舱中,不得目睹雨横风狂之势,但从船的颠簸情况来看,江间的风浪也自然汹涌异常,但究竟如何?实难估料。“满江风浪夜如何?”对一场大风雨之后的结果,充满了疑虑。因此第二天早晨,就迫不及待地“试卷孤篷看”,欣喜地发现“依旧青山绿树多”!与前两句形成对照,从昨夜风雨而产生的惴惴不安之情,在今朝卷篷一看之后,转而变为喜出望外的欢愉,因为两岸的青山绿树依旧苍翠繁茂如昔。在吟诵这首诗时,不能不想起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朱熹的这首诗有从这两首诗词脱化之迹,但境界、格调却绝然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不是风雨后群花凋谢的怜惜之情,而是着重写大风雨之后青山绿树依旧耸青披翠的那种风雨其奈我何的气势精神,是经历重大摧折后仍然如故的蓬勃生机。

第二首开始一句,紧承上首末句“依旧青山绿树多”之意,再浓墨重染一笔:“郁郁层峦夹岸青”,行舟水口,放眼观览,两岸的翠岩碧岭,连绵重叠,到处是青山绿水,天地间充满了郁勃流荡的生机和春意。随着湍急的江水,轻快的小舟,青山绿水不断闪现过去,刚刚看到的很快又消失了,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这可以是写实景,但“去无声”者又岂只是急水轻舟旁的绿水青山!大自然中的一切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消逝之中,稍不留意,就会错过,或者永难挽回的失去。“烟波一棹知何许”就实际的水口行舟而言,自当有其明确的去向、目标,但浩茫的人生烟波中,也确有中流彷徨困惑不知何从的行舟者!人生如流水,时间不待人。“鶗鸠两山相对鸣”,鶗鸠,也就是子规、杜鹃,常在暮春时节鸣啼。屈原《离骚》中说:“恐鶗鸠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两山鶗鸠相对而鸣,表明春光行将消逝,在诗人耳中听来,无疑是时间流驶的信号。

朱熹作为理学家,主张“诗言志”,应当在诗中申述有益的道理,但又提倡诗要平淡自然,不坠理障。《水口行舟》这两首诗,并非意在说理,而是记游叙行,形象鲜明,生意盎然,但生动的形象描绘中,又不着痕迹地蕴含理趣,耐人玩味。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