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昆阳之战陨石坠落的真相

昆阳之战陨石坠落的真相

2023-10-08 04:59

昆阳之战是新朝后期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的一场战略决战。此战的主战场在昆阳线(今河南省叶县),故称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命运和兴衰。此战,刘秀这位偏将军名满天下。昆阳之战不仅是宣汉击败新莽的关键一战,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统治奠定了基础。不过,有传说称,是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导致了这场战斗的胜利。那么昆阳之战中的陨石是真的吗?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

对于这场战争,很多人都说刘秀是天选之人,凭借神秘的力量获胜,或者有人干脆怀疑这场战争的真实性。据《后汉书》记载:“夜有流星落营,日间有云如断山。营坠未及地,官兵疲倦”。躺着。战争期间,雷声大,风大,屋顶瓦片会被毁。” “人人飞,雨下。”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有同感。诚然,双方实力差距如此之大,再加上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不真实或者是刘秀作弊的感觉。 。

新王朝的皇帝王莽有着很强的穿越感,而天道宠儿刘秀也有很多传奇故事。网友调侃说,也许王莽没有自己的穿越系统,但天道还是发现了这个世界的bug。最终,王莽得到了“飞机之子”的照顾。

有人说,这场战斗的胜利完全是运气。双方实力悬殊巨大。如果不是关键时刻从天而降的陨石,新王朝的军队在军营中就遭到了陨石的攻击,让新王朝的军队损失惨重。新王朝的军队惊慌失措。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无法击败刘秀,想要弃军投降。刘秀无法击败王莽,所以大家都称刘秀为“飞机之子”。是神在帮助他。

也有人说是刘秀排兵布阵的军事能力和绿林军的勇猛。与前一种说法相比,小编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如此巨大的实力悬殊,起义军能够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绝非偶然。

昆阳是一个对于后勤补给非常重要的特殊实体,因为它是供水中转的重要环节,昆阳可以向北进攻颍川、洛阳,向南进攻宛城、南阳。昆阳是当时新朝和刘秀的必争之地。没有了昆阳,刘秀一方将面对新朝的军队,新朝的军队将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兵力。如果不拿下昆阳,新王朝的军队就无法继续向中原挺进。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双方都会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这里展开一场史无前例的战略决战。

公元23年,王莽的新王朝开始从全国各地征集军队,挑选了身高2.3米的巨人冲锋陷阵,同时还挑选了大量的野兽作为军队的一部分。除了常人能想象到的虎豹之外,还有战象和犀牛,号称四十三万的大军开始向昆阳进军。在王莽眼中,昆阳只是一个军事实力悬殊巨大的小城。拿下昆阳,简直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刘秀这边,看到城下庞大的军队和不知名的飞禽走兽,刘秀感到有些迷茫和担忧。

很快,刘秀就开始了自己的安排。首先,面对王莽的优势兵力,刘秀毅然率先出战,坚守城池。同时,刘秀也明白,面对王莽大军的围攻,昆阳城根本守不住。他们活不了多久,于是刘秀冒着生命危险向外求援,成功率领十几名骑兵突围。

很快刘秀就组织了一万多人的援军,开始救援昆阳。为了迅速打破僵局,刘秀挑选了三千敢死队攻击敌军大营,斩杀了敌军将领王训!趁着混乱,全军出击,开始从城内外进攻。再加上新朝军队只是看上去人数众多,但大部分士兵战斗意志不强,士气低落,所以才惨败。

刘秀赢得了昆阳之战,俘虏了无数兵马和粮食。昆阳之战的失败也给新王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统治很快分崩离析。此战之后,刘秀的名声达到了巅峰。公元25年,昆阳大捷,刘秀即位,是为光武帝,汉朝复兴。

《后汉书》的记载中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王莽派大司徒王训、大司空王仪率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包围昆阳数十层。他还拒绝接受城内主要领导人王丰的投降请求,意欲彻底歼灭城内起义。军队。此时的刘秀还只是一个偏将,还不是昆阳统帅。敌人对敌了,其他人都胆战心惊。只有刘秀平静地说笑。大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都接受了刘秀的领导。

刘秀的计划是让人们留在城内,而他和另外十三人则出去争取外援。就在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夜间,一颗流星落入营中,白天,有云朵如断山,它们在营中时坠落,并未到达。”地面上,所有的官员都厌倦了躺着。”营地里发生了这种奇怪的天文现象。昆阳城外的营地内。这意味着,当夜间流星落入敌营,白天云落入敌营时,朝廷将士都会感到极大的恐怖。与此同时,刘秀从外面招募了数千名援军返回,在王莽军包围圈外四五里处排成阵形迎敌。更荒唐的事情发生了。王寻、王邑兵力绝对占优,但他们却选了数千人与刘秀作战,而其他士兵则在后面观望。刘秀率领数千步兵、骑兵杀入敌阵,斩杀数十人,随后多次来回冲锋,连战连胜。随后,刘秀的三千敢死队与昆阳城守军会合,攻击王巡、王邑的部队,斩杀了王巡,敌军开始崩溃。这时,又一个天气奇迹出现了:大雨倾盆,狂风吹袭,树木折断。

<后汉书>记载有“大雷大风,瓦飞扬,雨如滴”的记载。敌军阵地一片混乱,溃不成军,无数人被踩死。结果,敌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王邑等几名将领逃了出来。

对比《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据说王寻、王邑派数万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能观战,不准参加在战斗中。人数比《后汉书》的“几千”还要多。最明显的就是没有出现陨石从天而降的天文现象,也有暴风雨的记录。最新的《通鉴》显然是根据《汉书》和《后汉书》的记录编写的,但也抛弃了陨石从天而降的记录。由此可见司马光对这件事是持怀疑态度的。它还记录了王寻和王邑被击败时的极端天气,即暴风雨。​

《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录到任何从天而降的陨石,只有<后汉书>记录了。 《天文纪事》里有这样的记载:“白天,有云如坏山,落于军中,士卒厌恶,谓之营头星。”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录天文和天气现象,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这就是天人之间的神秘感应。而有些事件是依附于一些奇怪的天文现象的,也就是说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一定的后果。我们看一下《天文纪事》中对“营头星”的解释:“营头倒下,下有溃军,血流三千里。”这个征兆意味着,以王训、王邑为代表的王莽政权的军队必然会被击败,王莽政权也将灭亡。 《后汉书》《天文纪事》的作者是晋代司马彪。他比南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早了好几年。由此可见,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观历史悠久,后来又消失了。估计这种天文现象在很多《续汉书》中都有记载。范晔在编撰时参考了《随邑史》,所以有这样的记载。

无论是否有陨石从天而降,在昆阳之战中,刘秀都能冷静地审时度势,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及时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不仅战斗成功,贺氏也成功走向了王位。所谓的陨石从天而降,只是为了凸显他是天选之人。东汉王朝建立后,经历了无数战乱,人心安定。加之当时的人们相信这些东西,所以陨石从天而降的说法给他们带来了好运。对凝聚人心发挥了积极作用。于是这些说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