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学艺术 > 关于春节的五个传奇故事

关于春节的五个传奇故事

2023-10-01 18:32

关于春节的五个传奇故事(深度文字)

春节传说五个小故事

简介:春节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期间,离家在外的孩子们必须回家。家庭团聚。这里828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个春节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故事1: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诗中写道:“千家万户,日日,总是换新桃换旧魅。” ​​,形容初日的光彩。诗中的“桃”字和“福”字是互文的,意思是旧的桃符总是被新的桃符取代——除去旧的,用新的代替。关于桃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独硕山的景色很美。山上有一片桃林,里面有一棵桃树。树巨大,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外,桃子又大又甜 ,吃了这棵树上的桃子的人就能成为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绿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魂想要偷走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两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住,喂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名字让鬼都害怕。他们死后,成为专门惩治邪灵的神仙家族。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在门两侧画神荼、玉垒像,以驱鬼避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为“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 ,桃符本身也在变化 。后来人们在桃符上写下了两个神仙的名字,取代了肖像,后来又变成了,发展为“桃符称号” ,即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义相应的短诗被刻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故事2:年兽传说

相传,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头上长着长长的触手,凶猛诡异。 “年”终年生活在海底深处,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危害人命。

因此,每个新年前夕,村庄和村庄的人们都与他们的年轻人和老年人一起逃到山上,以避免损害的损害”年”兽。

今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扶老携幼到山里避难,村外来了一位乞讨的老人 ,只见他拄着拐杖,手臂上挎着包,飘逸的银色胡须,眼睛明亮如星辰。

人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李,有的赶着牛羊,到处都是喊声,一片匆忙与恐慌的景象。这个时候,谁还有心去照顾这个乞讨的老人呢?

?胡子笑着说道:“如果婆婆让我在家里住一晚,我一定会赶走年兽的。”

老太婆惊讶地看着,见他有着一张童颜,一头金发,精神抖擞。他看上去非同凡响。但她还是继续劝,老乞丐笑笑没说什么。婆婆没办法,只好离开家上山避难。半夜,“年”兽闯进村子。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的老太婆家,门上贴着红纸,屋里灯火通明。用蜡烛点燃。 “年”兽摇晃着,发出一声怪叫。

“年”瞪了婆婆家一会儿,然后尖叫着朝她冲了过来。快到门口时,院子里突然传来“嘭嘭嘭嘭”的声音,“年”浑身颤抖,我不才敢再往前走。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焰和爆炸。这时,婆婆家的门大开,只见院子里有一个身穿红袍的老者在笑。 “年”惊了,狼狈地跑开了。

第二天是农历正月初一。从避难所回来的人们看到村子安然无恙都感到惊讶。这时,老妇恍然大悟,赶紧把乞讨老人的诺言告诉了村民。

村民们赶到婆婆家,看到婆婆家的门上贴着红纸,里面还有一堆未烧完的竹子。院子。依然有砰砰声,屋里几根红蜡烛还在发光……

为了庆祝吉祥的到来,村民们穿上新衣服、戴新帽子,到亲戚朋友家去打招呼。这件事很快在周围的村庄传开,人们都知道了如何赶走“年”兽。这种习俗流传得越来越广。

故事3:除夕夜

相传中国古代有一种怪物,名叫“年”。它有着长长的绿面獠牙和锋利的爪子,凶恶无比。他们在大山深处生活了很多年,每年除夕才下山吃牲畜,残害人民。因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离家出走,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就是所谓的“除夕”。

一个除夕夜,人们扶老携幼到山里避难,村外传来一位乞讨的老人。有人封窗锁门,有人收拾行李,到处都是一片匆忙和恐慌,没有人关心乞讨老人。只有村东一个老太婆给老人包了饺子,并劝他赶紧上山,躲避年兽。为了报答老奶奶的恩情,老人告诉她过年最怕红色、火灾和爆炸,并要求她穿红色衣服,在门上贴红纸,点燃红蜡烛,在院子里烧竹子,发出爆炸。

半夜,年兽闯入村子。发现村子里灯火通明,眼睛被刺眼的红色逼得睁不开,听到某人家里传来响亮的鞭炮声。 ,他就颤抖着跑开了。从此,人们就知道了如何赶走新年。每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放鞭炮。家家户户都点着蜡烛,守望着等待新年。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也会走访亲朋好友,向亲朋好友问好,并互相祝贺从年兽的蹂躏中幸存下来。后来这个习俗越来越盛行,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故事四: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腊八粥源自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到众生受生老病死之苦,对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感到不满,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修道。一开始没有收获。经过六年的苦行,腊月初八,我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这六年的苦行,我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后人不会忘记他的苦难,并在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示纪念。 “腊八”已成为“佛陀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之前,各个地方的佛教寺庙举行了佛陀沐浴会议牧羊女供养乳糜,用香谷物、水果等煮粥供养佛陀。他给弟子和善男信女们送腊八粥,从此成为民间的习俗。据说有的寺庙,腊月初八之前,僧侣们会拿着钵沿街去化缘,收集大米、栗子、枣子、坚果,等材料煮成腊八粥,分发给穷人。据说吃了它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穷人称之为“佛粥”。另外,据说杭州名寺天宁寺有一家存放剩菜的“餐厅”。平时僧侣们每天都会把剩饭剩菜晒干,积攒一年的余粮,在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分发给信徒,称为“福寿粥”、“招财粥”,寓意吃了它可以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寿。

关于腊八粥还有一个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面临断粮的危险。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肚子非常饿。突然,他看到墙角有一个老鼠洞,心想捉老鼠充饥,没想到拿出了糯米、小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品。他把谷物洗干净,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后来当了皇帝,整天吃着山珍海味。他吃腻了,心烦意乱,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做过的事。老鼠洞煮粥的往事,然后命人模仿,大臣们都尝了,无一例外都称其为妙。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农历腊月初八,朱元璋就把这种粥称为腊八粥。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习俗。

故事5:贴“福”字

明朝开国皇帝朱彰用“福”字作为暗号,准备杀人。善良的马皇后决定避免杀戮的悲剧发生,于是下令全城人人在天亮之前在门上贴上“福”字的牌子。自然没人敢忤逆马皇后的旨意,于是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福”字。其中一家人不识字,所以把“福”字倒过来贴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检查,发现家家户户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人贴了“福”字。 “福”字倒过来。皇帝闻讯大怒,立即下令禁军将全家杀掉。马皇后见情况不妙,急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天来访,所以故意把‘福’字的牌子倒过来了。,这不是‘幸运降临’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就下令释放他,一场浩劫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开始把“福”字倒贴,一是祈福,二是纪念马皇后。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