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学艺术 > 何雪峰: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层

何雪峰: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层

2023-09-30 08:45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民人均收入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农民通过办厂、做生意致富,收入远高于当地普通农民。因为经济发达,城乡一体化,发了财的农民企业家并没有离开乡村生活,而是在以前的宅基地上建造豪华的通天别墅。一般来说,村民也因为有宅基地、有房屋,比农民工有更好的生活和居住条件。这些普通村民甚至是农民工出租房屋的房东。也因为经济发达,大量农民工涌入东部地区打工经商。这些农民工不仅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还带动第三产业繁荣,提高租金,为东部地区农民提供多元化收入来源。

农民工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东部地区的原住民中,真正成为企业主的富裕群体并不多。相当多甚至一半以上的家庭依靠打工收入作为主要收入。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下,当地农民工的收入并不比农民工高,当地人生活在原来的熟人社会。他们必须参加当地的婚礼、葬礼和人情往来,从而维持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维持基本面竞争。村里的富裕阶层很快就提高了恩惠的数量和宴会的档次。结果,村里大约一半的原住民在与外来务工人员的竞争中获得了较低的收入,却又不得不与当地的富裕群体争夺奢侈的面子。最终,这个占村里一半以上人口的群体,越来越被排除在村里的主流之外,越来越成为村里不会说话、做事的一群人。

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土地所附着的利益十分密集。土地是集体所有,掌握集体土地资源的村干部的地位就显得弥足珍贵。当村里的强势集团争夺村干部职位,获取资源配置权时,结果必然是富人统治村庄。村里有积极争夺村干部的富裕群体和被动对待村治的广大群体的区别。

也就是说,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往往导致经济分层。经济分层通过优惠等机制形成社会排斥,通过政治竞争,乡村中形成了除农民工之外的两个群体:富裕的上层阶级和分散的多数。



中西部地区农业区经济不发达,土地无附着利益,村庄缺乏基本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因此,村里的有钱人都想方设法搬到村外去居住。几乎所有留在村庄的农民收入和生计模式都很差。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年迈的父母则留在村里下乡打工。因为土地分布均匀,务农的收入也差不多,现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外出打工的收入也差不多。结果,村里除了极少数农民因缺乏劳动力或天灾人祸而陷入水深火热之外,几乎所有农民的收入水平都十分相似,村庄社会缺乏分化。缺乏分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村内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压力最终会转嫁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身上。其结果可能是老年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糟。

由于中西部地区农区公共资源匮乏,集体土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收益很少可供分享,村干部工资低,基本没有资源和手段可承载。村级治理。因此,村干部处于被动、不主动的状态。 ,公共治理越来越差,维持村庄基本秩序越来越困难。村里的精英很少留在村里。幸运的是,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大量农业以外的副业商业和手工业机会,因此村庄可以保留少量但仍然存在的青壮年人口,他们很可能成为村干部的候选人。这些人就是“农民骨干”。这些“骨干农民”与仍从事农业生产的老年人一起,构成了相对稳定的农村社会结构。

总体来看,中国农村地区存在着广泛的分化。主要方面是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人口流入的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村庄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变化的方向和变化的结果有很大不同。 。从细节上看,在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富人治理村庄,排斥大部分村民。少数积极的富人和大多数消极的村民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对立统一体。中西部地区农业地区,农村人口和财产的损失,留下了一些农村仍然存在的盈利机会(农资销售、副业、农机服务、贩卖、小店、养殖等) .)将极少数人留在农村地区。青壮年重要“农民骨干”、“骨干农民”和不能进城的老弱病残也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稳定体系。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多数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经商,而父母和子女则留在农村务农,从而形成了以“半工半农”为基础的家庭结构。代际分工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占主导地位。在农民家庭中,年轻人进城打工、经商,中老年人则在家务农。家庭既有工作收入,也有务农收入。现在全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进城务工的人收入都差不多,而留在农村务农的人大多用自己的承包地,农业收入也差不多。因此,收入结构相似、农民家庭收入水平相近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存在收入均等化的趋势。农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与农民家庭的劳动力结构有关:人口少、工作多的家庭收入较高,人口多、工作少的家庭收入较高。低收入。

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乡村基础设施远远不如城市。先富起来的家庭有能力进城,他们就进城工作、生活。富人向城市转移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家庭收入均等化,从而形成了农村去分化机制。中西部地区农村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在中西部地区农村,进城的农民不再耕种自己的承包地。他们将土地转让给仍留在村里的青壮年夫妇耕种,形成了适度规模经营。这些留在农村搞小规模经营的中青年夫妇,可能会因为小规模经营而获得不低于农民工的收入。这些青壮年夫妇的收入来自村里,社会关系在村里,维持着完整的家庭生活。他们成为了村里的“农民骨干”。这些“骨干农民”的数量并不多。随着年轻人普遍进城,骨干农民+老弱病残的社会结构对于维持村庄的基本秩序极为重要。

“骨干农民”的关键是他们能在村里赚到不低于外出打工的收入,才能在村里过上体面的生活。农村的各种副业、商业、手工业甚至村干部工作都可以为他们提供收入。正是农村收入来源多元化,使得“骨干农民”群体在中西部农村普遍存在。骨干农民+老年农业同时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秩序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推动土地向工商资本流转。其结果不仅消灭了老年人的农业,而且消灭了自发形成的“骨干农民”。结果,当工商业资本下乡时,农村日益分化,形成极少数外来工商业资本与广大老弱病残的格局。进不了城,到农村又无事可干。这样,村庄秩序就很难实现。维持。

在中西部地区去分化的农村地区,所有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收入水平相似,这可能会加剧农民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婚姻方面的竞争,直接后果就是压力将转移到老年人身上。当年迈的父母还能工作时,他们在家庭中就有地位。一旦失去劳动力,他们的处境可能就不好了。如果老人带着孩子进城,即使有住房,进城往往也意味着家庭不仅失去了农业收入,而且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城市生活开支,除非年幼的子女有稳定就业和就业的机会。城市收入较高。对于搬进城市的年迈父母来说,生活将更加困难。

与中西部地区农村有很大不同的是,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经济分化,经济分化导致社会分层,社会分层又导致政治排斥。结果,在农村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富人治村的现象,大多数村民的政治效能下降。

2014年10月13日上午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