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赵叔溥仪事件的起因

赵叔溥仪事件的起因

2023-10-11 04:18

  溥仪,是宋英宗时期关于尊礼普安邑王生父赵允让的一场讨论。那么赵树溥仪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曹太后是什么态度?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仁宗无嗣后,由普安邑王允让之子赵叔继位,即为宋英宗。即位第二年(治平二年),下旨祭祀其生父溥王。御史吕界、范纯仁、吕大方、司马光、贾安等人主张称仁宗黄考、溥王为黄伯,中书韩启、欧阳修等人则主张称濮王黄考。英宗因建立普王花园陵,贬吕杰、吕大方、范纯仁出外。旧史称其为“溥仪”。后来也用来指代朝鲜和中国之间的争端。

  英宗上台才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身份。当时,距离仁宗去世已有14个月了。英宗指示要等到仁宗大祥去世后,即二十四个月过去后再商议。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阻力而做出的姿态。治平二年4月9日,韩琦等人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于是英宗下旨,将议案送至太常梨园,供两制以上官员讨论。由此引发了一场长达18个月的争论,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濮议”。

  于是,以王贵为首的两系认为,溥王是仁宗的弟弟,英宗应该称他为皇叔,而以韩琪、欧阳修为首的督抚则认为,英宗应该称他为皇考。后,他们还要求英宗将这两项计划提交给群臣讨论。英宗和诸侯原本以为大臣中有人会迎合他们的意图。没想到,情况却恰恰相反。数百名官员对此反应极为强烈,大多数人都同意两制官员的提议。一时间,议论纷纷。这时,太后闻讯,亲自起草了一道诏书,严厉批评韩琪等人,认为称蒲王黄考不妥。英宗预感到事态的发展对他不利,所以他不得不决定推迟讨论此事,直到太后改变主意。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