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唐玄宗为何在安史叛乱期间强迫哥舒翰参战

唐玄宗为何在安史叛乱期间强迫哥舒翰参战

2023-10-10 03:39

安史之乱期间,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镇守潼关,本来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但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唐玄宗不知道哪根弦错了,只好逼哥舒翰出城与安史的叛军作战。事实上,唐玄宗并没有犯错误。他强迫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主动出击,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哥舒翰被动地回避战争,但这也可以解释为军事需要。

但第二个原因却令人心碎:哥舒翰的属下居然密谋上谏,要求更换宰相和杨国忠。

唐玄宗觉得这支军队有点黑幕,于是命令心腹率领军队“辅佐”哥舒翰,其实就是监视他。哥舒翰干脆立即杀了唐玄宗的亲信,然后写了一份控诉书。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哥舒翰太过分了。政府一直是枪的指挥者。现在你想朝相反的方向走。你想造反吗?未经中央授权,动用武力吞并中央直属军队,根本就不需要上纲上线。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叛逆。行为。

别说是皇权时代,就算是民权时代,一个武将敢因为高层的理由做出这样的事,也一定是想造反。在此背景下,唐玄宗命令哥舒翰率领潼关卫队出战。虽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潼关驻军是否会出战有些不确定,但到目前为止,唐玄宗似乎也只能使用这一招。

因为哥舒翰军队的政治可靠性与叛军相差甚远,而且如果驻扎在帝都附近,随时都可能酿成大祸。后来,到了唐德宗时代,关东地区爆发了叛乱。唐德宗调集西北军区平叛。结果如何?西北军因不满政府的一些做法,立即纠集民众造反。这种危机是唐帝国标准的严重关切。

大家不要忘记,安禄山是从关东地区起兵的,如果关东地区发生叛乱,就算他想要威胁唐朝中央政府,也需要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和比较大的空间。很久。但如果在长安城附近发动叛乱,随时都可能威胁到唐朝中央政府。

因此,当突然听说负责平叛的西北军叛乱时,唐德宗率部逃离了长安城。逃离长安城后,被西北叛军围困在孤城(奉天城)四十多天。如果不是有高级将领及时率军救援,唐德宗恐怕就死在这里了。

从靖远派兵救援项城。冬十月丙午,靖元节度使姚令言发兵五千入京。士兵们冒着雨和寒冷来到这里,其中许多人还带着孩子,希望能为家人收到一份丰厚的礼物,但当他们到达时,他们什么也没收到。丁末,来到水边,命京城昭尹王赏赐主人,但只得吃菜。百姓愤怒,推翻了他,因为他威胁说:“我们将死给敌人,但我们还没有饱,安能不肯以小命杀他。”邪恶的!听说琼林、大营两库金帛满溢,不如将其交给我,拿去吧。”于是,收起铠甲,喧闹回京。

于是,召来禁军去御贼,却无人前来。贼人已截门而入。上奈贵妃、韦淑妃、太子、诸王、唐安公主,从花园北门走了出来。贵妃将流传下来的国宝绑在衣服上跟随。后宫的国王和公主,都不如奴婢。八。不久之后,救出唐德宗的高级将领们对唐德宗不满,开始以唐德宗信任奸臣为由,对唐德宗使用刀枪。唐德宗大惊,再次南逃汉中。

十日之内,怀光国俘虏两名士兵,建辉独自逃脱,幸免于难。惠远在中路被俘,受到伤害。报应来了,人的处境非常可怕。第二天,我们就搬到了山的南边。总体来说,西北军的叛乱对唐朝中央政府的威胁是非常惊人的,而且非常迅速。面对这种威胁,皇帝似乎除了逃跑之外别无选择。

虽然唐玄宗不可能知道后世唐德宗的经历,但在西北军蠢蠢欲动的情况下,他自然知道,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唐朝的都城随时都会被毁掉。 。事实上,唐德宗时代西北军发动兵变的原因与哥舒翰部下给出的借口类似:对付奸臣。

哥舒翰的属下认为杨国忠是奸臣,必须对付他;唐德宗时代的西部军区老大觉得陆奇是个奸臣,必须对付他。他说:“人人都说路琪奸诈,我怎么不知道呢?”勉曰:“路琪的奸诈,天下人皆知,陛下却不知道,所以算他奸诈!”德宗沉默良久。

但无论是唐玄宗还是唐德宗,他们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绝不会向西北军区妥协,更不会交出所谓的“奸臣”。第二天,燕婴对群臣说:“我想封齐为小国刺史,可以吗?”李勉对他说:“陛下也可以封你为齐太尉,你怎么像个普通人一样失望呢?”

从唐德宗与路奇的关系中,我们大概可以一窥唐玄宗与杨国忠的关系。当然,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肯定会简单评价一下:唐德宗和唐玄宗一样,都是个头被驴踢过的人,才会这么固执地相信一个没能做到的奸臣。取得任何成就但失败。但问题是:如果武将认为某人是叛徒,他就直接逼迫皇帝杀掉叛徒。这真的是皇权时代大臣的职责吗?

如果皇帝信任所谓的“奸臣”,那就证明他的头被驴踢了。与宣扬“风雨皆主神的旨意”的神棍有何不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绝不会如此简单粗暴。为什么人们在谈论唐玄宗对杨国忠的信任时总是强调这是唐玄宗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唐玄宗退位不久,受益者就是他的继任者唐肃宗。如果唐肃宗为唐玄宗翻案,那么唐肃宗即位的合法性何在?为此,唐玄宗的相关历史自然只能以“风雨皆主旨”的方式来记录和流传。

有人可能会问:唐肃宗逼哥舒翰打仗,他能拒绝吗?答案是不。不但无法拒绝,同时也不想拒绝。

我们先来说说不能拒绝的原因。此前,正是潼关驻军在制造舆论,强调唐玄宗是如何错误的,错误地信任了汉奸杨国忠。外界或许还是对这种舆论表示同情。但哥舒翰二话不说,直接吞并了唐玄宗派出的另一支军队,甚至杀了军队首领。不管怎样,潼关守军都忽略了这件事。当唐玄宗要求哥舒翰率众出击时,如果哥舒翰敢直接造反,肯定会站在舆论的对立面。到时候,哥舒翰岂不是安禄山第二了?

来说说我不想拒绝的原因吧。

当时,河北地区充斥着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叛军。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屡战屡胜,安禄山坐镇的河南地区也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唐玄宗认为潼关前线的叛军并不多,就连哥舒翰恐怕也这么认为。

安史叛军将前线拉得这么长,后方又被政府军严阵以待。潼关脚下他能有多少兵力?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安禄山将大批精锐部队调回后方,而潼关前线的叛军只剩下四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残。他们只是挤在函谷关前线虚张声势。听说崔谦友在陕西,他的兵力不足四千,都毫无防备。他遣使劝哥舒翰进军,恢复陕西、洛。在这样的背景下,哥舒翰大概也觉得对付这支叛军并不困难。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