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七夕节的历代发展

七夕节的历代发展

2023-10-09 18:47

从历史文献和古代习俗来看,随着人们对天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出现,牛郎织女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和祝福等节日习俗已经存在在古时候。汉代是我国统一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风俗习惯的融合,为节日习俗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重大传统节日从汉代开始流行。

此后,七夕节的习俗逐渐出现在文献中。 “七姐诞”时乞巧的习俗于汉代传入北方西安。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西京,今陕西西安):“汉代彩女,常于七月七日在开金楼刺七孔针,众人皆学之。”

这是北方西安地区出现七姐诞时乞巧习俗的文字记载。南朝梁朝时期,苗代宗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是晨牛织女相聚之夜,妇女在这天打彩结,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为针。席间,人们喝着瓜果,在院子里乞讨招数,如果有蟋蟀在瓜上结网,就认为是吉祥。

可见,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七夕乞讨仪式相当复杂。不仅要祭祀牵牛花和织女二星,在月下穿针引线,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瓜果。是否“造化”,是根据蜘蛛结的网来判断的。海关也已成立。唐代,宫廷甚至在七夕节专门设立“巧巧亭”,妃嫔、妇女们会在月光下,用五彩线穿过九孔针来乞巧。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年七夕,唐太宗与妃嫔都会在清宫设夜宴,宫女们各求一招。这种习俗也在民间流传,代代相传。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牵牛花和五女的天象被赋予了牛郎织女拟人化的美丽传说(唐三卷《岁华纪丽》引韩应绍《风俗通》失传文字:“七夕织女要过河,以喜鹊为桥”)。

现存文献中,“七夕”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宋代以前的文献多称这一天为“七月七日”、“七巧节”、“七夕节”等。在宋代,七夕节被视为国家法定节日。节日娱乐、商业氛围凸显,七夕节的喜庆气氛达到顶峰。宋元时期,七姐生日乞巧的习俗相当隆重。京城还有一个专门贩卖乞讨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场。

宋落叶、金英集《醉翁谈录》说:“七夕节,人们在盘楼前买卖乞讨物品,从7月1日起,车马噎住,七夕节前三天,车马噎住了。”马匹无法通过,纷纷被堵住,断定晚上就会散去。“这里,从乞巧市场购买乞讨物品的盛况,我们可以推断出七夕节的热闹场面。从七月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购买乞讨物品,乞巧市场上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临近七夕,日本、七桥市场已成了人山人海,车马寸步难行。

可见七夕节是古人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古代,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以妇女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天,美丽的姑娘们会拜访自己的挚友,祭拜织女,了解女性之美,祈求吉祥。因此,七夕节也有“女儿节”称号的含义。在女人欢乐竞技、娱乐的日子里,男人也来凑热闹,乐在其中。男女之间的爱情只是“女生节”活动的副产品。据文字记载,元代七夕节的主要活动有乞讨节、乞针线、斗技宴、摩哈拉(泥娃娃)、武胜本(盆栽)等。明代,七夕节仅用浮针祈福。清代七夕节主要活动有浮针乞术、祭祀乞术、五命盆等。

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牵牛花和织女已经是一对互相倾慕的恋人了。此后,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加工”,这个天上的传说变得更加丰满、生动。在经典的黄梅戏《天仙配》中,古人对于星星的想象几乎与一位名叫董勇的民间农民完美地融为一体。一场人间的爱情悲剧,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牛郎织女的传说。

近代,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之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并产生了“七夕”的文化意义。虽然七夕节起源比西方情人节早得多,并且在民间流行已久,但目前在年轻人中,七夕节还没有西方情人节那么受欢迎。民俗专家表示,与国外节日相比,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在文化和内涵上更具潜力。如果将浪漫、温馨、娱乐等时尚元素融入到传统节日中,传统节日就能更加精彩。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