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古代帝王折寿的“十大原因”

古代帝王折寿的“十大原因”

2023-10-07 03:16

  五、紧张、压力大。

  他们享受着“万人以上”的待遇,同时也承受着“万人以上”的身心压力。这样,客观上就增加了他们患精神疾病的概率。

  据记载:

  近四分之一的皇帝存在人格异常,甚至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明光宗朱由检在位期间,面临内忧外患。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足2小时,不到20岁头发就白了。

  六、暴饮暴食、霸道。

  中国历代300多位皇帝中,有208位因病去世,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两宋皇帝,尤其是北宋皇帝的死亡,大部分都是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北宋九位皇帝中,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患有脑血管疾病!

  七、求仙、服丹药。

  药物中毒是皇帝的常见病之一。在病死的208位皇帝中,中毒位居死因之首。自秦汉以来,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常常服用长生不老药。因重金属中毒而死亡的皇帝有很多。东晋哀帝司马丕痴迷于服用长生不老药。兴宁二年(公元前364年)三月,司马丕一次性服用过量的丹药。药物有毒,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一年后他去世,享年25岁。

  根据《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的《试图解释唐代皇帝使用众多诱饵丸之谜》一文,在唐朝的21位皇帝中,至少有11位皇帝沉迷于诱饵丸。有丹药的,包括唐太宗、唐穆宗。之后,唐武宗都服用了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中毒身亡。

  八、迷恋美女、纵情声色。

  后宫佳丽三千,皇帝每晚弹唱,以延续血脉……宋独宗赵玉每晚有三十个宫女侍候他的床榻,死时年仅八岁。 34.

  九、日夜工作消耗身心。

  勤奋的皇帝很少见,但仔细数起来也不少。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他们日夜审阅奏折、文献,出席上午的朝代,甚至后来又加上了下午的朝代。可以说,他们受国家支配,高强度的工作也导致他们过早衰老。

  十、早婚早育,家族由弱传弱。

  大多数皇帝在未成年时就结婚了,他们生下的孩子都比较脆弱、多病。结果,疾病代代相传,形成恶性循环。

  整个东汉时期一共有14位皇帝:

  其中 5 人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死亡;

  9位成年皇帝中,只有3位活到了40岁以上;其余6人均英年早逝。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