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历史事件 > 论家庭、论世界,是中国人的宗教

论家庭、论世界,是中国人的宗教

2023-09-30 05:30

宗教旨在解决生死问题,追求永恒。有两种方法:
第一个弟子看不到整个人类,而只看到个体,即寻求个体生命的永恒; 佛教、婆罗门教及印度九十六种外道求涅槃,道教求长生不老,琐罗亚斯德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求生命乐园,凡讲之者皆走此道。
第二个教义是,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整体,个体迷失在整体中,所以我们寻求人类整体生命的永恒。 这是汉文圣经所独有的。
整体有两种:血统整体是家族(种族),统治整体是世界。荀子《礼论》:“礼有三根,天地为生命之本,祖先为种之本,君师为治之本。无天地则邪(wu1)产生?无祖,恶出?无君师,则政不善?故礼上侍天,下侍地。尊祖尊王尊师,三基礼。”天地,万物之本源。 ,三本书中,只有最后两本是人类的。其中,祖级原本对应整个血缘关系,即家族,级则指氏族。 王师之治的根本是治理整体,即天下。王、师为圣王。他们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据说国王是作品的老师。政教合一,故王师亦合一。圣王和老师是治理的枢纽和关键。关键是,有王,就有天下;有王,就有天下。如果没有国王,就没有世界。所以说王与师,就如说天下一样。 后者是前者叠加治道职责的结果。前者是身体整体,有枝干相连,是自然之物;后者由这个自然体组成,枝干相连,无数人被分派到各自的职责,从而出现了统治的整个系统(世界)。乍一看,这是人造的东西;然而,这是自然的。自古以来,两者并存,从来没有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的时候。 人类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家庭和政府的双重组织结构之下。毕竟,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天命;因此,后者最终将回归自然。 正如紫教依靠人为的组织结构(由经过灌顶仪式的皈依者组成的宗教团体)一样,显宗也依靠这两种自然的组织结构来发展和生存。 它是基于自然的组织结构,所以没有入会仪式。正因为如此,经典将世间所有人视为其悟道对象(信徒)。没有加入宗教的理论,也没有办法退出宗教。也许也是。一言以蔽之,弟子教人有圆,经教自然无圆。 西方人构想的所谓霍布斯自然状态纯属幻想,在现实历史中从未存在过。
整体由两部分组成,所以经典教义中追求永恒就是从这两部分中寻求: 一个家庭的永恒意味着子孙后代和种族的血脉和生命将不间断地延续下去;世界的永恒也意味着世界的永恒生命将永远持续下去。人类文明和生命将永远延续。只谈种族、血统,就是陷入种族主义;只谈文明、文化,就是陷入虚假、无根的文化主义;受了这个教导之后,可以说我们就不能陷入种族主义和文化主义两面走,就可以走中间道路了。据说中国的皇帝是通过封建国家来治理世界的。秦朝以后,改用郡县,不再管理天下,只管中国。这是似是而非的。事实上,秦朝以后,朝贡制度仍然保持着三朝时的样子。制度弱的时候,治理蛮夷的能力可能不如以前,但也绝不是完整的。强大的时候,说不定比三代还要好。 比如唐朝,西至葱岭,远至印度、波斯,都归我管辖。新王即位,必受皇帝册封,拜我为正朔之人,必传遍天下。 封建时代,国家也有郡县; 所以,秦朝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完全不同,中国一直在统治世界。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下级制度一直存在。 此后,英国和美国登上了王位,但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重回世界中心,中国的全球世界体系必将复兴。 他所说的都是中国近代以来自卑、自欺、自毁的虚假历史。
家庭是中国人的宗教,意味着超越个体的生死,通过永久延续物种的寿命来实现永恒。 先生蒋庆在《儒家婚姻观》一节中,对这个意义谈得很充分,引述如下:

注: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子为大。 ”所以我们知道儒家视继承为大孝,也就是所谓的“传宗接代”、“继继”。 “继承人”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因为“继承人”可以“侍奉宗庙”,祭祀祖先,让祖先的生命通过婚姻活动传承给子孙,永远延续下去。因此,婚姻的目的就是将个体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种族永存,就是“为子孙而嫁”,以保存“万世子孙”。故《孝经》谓“能守宗庙”、“守其祭品”、“侍奉祖先”、“严父以配天”、“祭祀宗庙以示严”。为大孝,也认为“祭祀宗庙,不忘亲人”也算大孝。 。修身养性,谨言慎行,唯恐辱没祖先。拜祠堂,鬼神便在。孝悌将达神明,光普天下,达万物。”因此,儒家所说的孝,是延长物种寿命,使个体生命意义上的孝。可以达到永恒,也就是不朽意义上的孝道。这种孝道具有很强的宗教意义,是儒家解决生死问题的独特方式。因为只有婚姻才能“传宗接代”、“侍奉宗庙”,继承祖先的生命,继承“万世子孙”,使生命不朽,达到永恒, 所以,婚姻本身就具有永恒性,成为一种解决方案。解决宗教生死问题的重要途径。《政治儒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18页)

儒家是经书之教。这种解决生死问题的方式,确实是经学所独有的,在儒家的教义中是没有的。 蒋大师的话可谓是震耳欲聋,启发人。听惯了孔子教义的人听到这句话一定会张口结舌!在那个国家,为了生死,一个人不能结婚。他们在茅草寺、道观的小道场出家,修持戒、定、慧、炼内外丹药,以达到个人的涅槃和肉身的长寿; 在这里,婚姻成为超越生死的路,是通往家、国、世界的路。在赛场上践行礼义忠孝,以保证种族的持续性和礼貌的不断精进。 多么不同!
天下也是中华民族的宗教,是为了超越个体的生死,通过永久延续人类文明的生命来实现永恒。 老子说“天下神器”(第29章)赵汀阳先生说:“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真正的神性的第一个概念是自然” 。道,其次是最接近自然之道的天下,然后是中国,象征性地复制了天地的秩序,从而复制了天地的神性。”(《天下的当代性》中国出版团体2016版第162页)神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永恒。
如何保证人类大群体的文明生活永不泯灭?主要在于历史系统。历史学家的存在与否,是中国与明朝野蛮与愚昧两种制度的根本区别!有了历史学家的记录,才能获得和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使文明得以产生和演化历史学家聚集了文明形成要素的巅峰,所有的文字、数学、历法、学术都聚集在历史学家之中!如果你有历史学家,你就对历史有信心,对历史的信心是延续下去的必备要素文明的生活!夷狄制度的特点是没有历史学家。这真是一个无知的系统!彝族和氐族没有历史学家,没有真正的文字,没有高等数学,也没有自制历法。因此,彝族、氐族无法发展自己的文明。彝族、氐族的所谓文明,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起源于中国,并被腐化、退化、畸形。没有历史学家,就没有历史的信任,没有历史的信任,彝族、氐族就得断绝关系。一言以蔽之,只有历史学家的华夏,才能成为无始无终的文明主干。夷族、狄族没有史家,只是这主干上突然生灭的侧枝罢了!
中国君主制在世界上仍然有改姓制度,这让文明生活能够历经朝代更替,永存不衰。 与世间改姓相关的制度安排包括:世间名字、姓氏依天命而变,朔文化素质不改政教经书,永恒不变。史家一生(跨朝大世袭)、中华不迁、三一统、保二后、兴亡国、继爵世、谏社会等等。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就是说,从颛顼到周朝,历经四帝(颛顼、窟窿、舜)三朝(夏、殷、周),跨越近两千多年,担任太师的始终是崇历人。家庭。因此,皇帝史官的产生不仅可见于一个朝代内部,也可见于朝代更迭过程中。这个事实意义重大。 世袭史家能超越朝代更替,超越朝代更迭,不间断地传承数种学术文明密码。因此,历史学家确实是世界文明生活的主要承载者。中华文明之所以长盛不衰,最大的原因就是有超越朝代更迭的世袭史官制度。天下制度除了改朝换代之外,还有其他让文明得以延续的安排,比如三一二后制度。从序到序,本朝的统一应该延续前两个朝代的政治、宗教原则,没有任何改变。这些变化只是政治和宗教形式的变化。既然是同时说的,前两代的伟大统治者都应该担任副统治者,与现任主统治者并存;即国王的在位时间虽然限于一代,但前两位国王可以加冕并拥有王国,而他们的继承者可以崇拜前任国王。保存前代礼乐制度的学术文献。 三个传统两个女王相连,使新旧传统纵横一致,始终有不断的重叠,使文明的伟大生命得以跨朝代传承。 其他细节省略,详情请看我的作品《天下制度形上原理》。彝姓制度在小康时代常常被禁忌,但它实际上是中国君主制的关键。
由于经典教义以人类整体生命为根本立场,所以所谓“穷则只能为己,成功也可以为善”对于世界来说”可能并不一致。此言与为己身好,为天下人是偶然的、可有可无的;也许这不是经典的说法,而是慈济个人立场的说法。 注:《孟子》包含许多来自子骄个人立场的话语:如“人有常言,都说世界是一个国家;”天下之本为国,国之本为家,家之本为身。”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信守诺言、厚礼者,善于教书。君子之言不留,而道存。君子守卫,修身,天下太平。一个人生病了,他就离开自己的田地,去耕种别人的田地。请求他人的人较重要,为自己负责的人次要。”“行为不成功的人都会从自己身上寻求别人。如果他们的身体正直,世界就会回到他们。”而这篇文章,“如果你很穷,你只能做好自己。若善,亦能利天下。”等等,诸项皆能相辅。 经中应云:“凡无量者,皆能利天下。 ,而且他好在其中!”范文正公曾说:“居庙宇高则忧民,远离江湖则他忧其君,忧其进,亦忧其退。”这是真正了解经教目的的人。
黄七十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四年八月初七,壬寅夏
孟庆福草,2022年9月2日,献县四雪寨




上一篇:
世界和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宗教:兼论孟子驳杨朱的根本理
答杨子仪:论“内圣外儒”提法之病国王”和哲学家的个人立场






终极玄理盛宴:《七大缘起论》课程介绍
对众生世界起源等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对玄理真理有强烈的追求,有足够的心和勇气去打破科学主义迷信道友,欢迎聆听!






历史文章(点击阅读):

走出现代哲学经典

走出庆仁小学学习经典

大学孝经经典的差异:离开宋代大学本经,回归汉唐正统经典

四本书的目的:论宋代儒家经典是《大学》欢内圣化儒家经典

论大学基本制度的谬误

重新思考共因之本与底的关系

公开教学:《大学》华经学的本质是内外杂学

综合经典(导论):经典的地位、划分、发展历史及诠释方法

统一经典(一):统一近现代古典体系

统一儒家经典(二):融通今古两个维度

论理学排斥佛教的错误形而上学的危害及中国衰落的原因

二谛演变:最深奥、最全面的知识论


白鹿洞学堂讲座系统

世界体系玄学原理(全集)

中学一统天下学术论(全集)

儒家奥义——陇西学研究(全集)

中国世界看世界,中华文明复兴(全集)

孟小鲁:新时代国学范式的确立







同安先生简介
孟晓禄,字庆福,别号同安,当代中学名师。 1970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河北大学哲学系。他将自己定位为体制内的民间学者,长期致力于挣脱西方学术规范,复兴中国原有的教育学术体系。他开创了儒家经史四学范式,提出了四学书院的概念。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儒家思想、佛教思想、中西文化比较等。主要作品有《圣哲先师孔子》《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寒山诗提纲注解》《七大缘起论》《形上学方法》《佛学与西学》《中国世界观看世界及中华文明复兴》《天下制度形上原理》《中学统摄天下学术论》《大学中庸提纲并注》《太极图说研究》《弟子规出处注》等。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