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学艺术 >

2023-09-20 20:36

刘清之《洞庭湖》

天孙岁晚会湘灵,倒泻银河合洞庭。

上下天光唯一白,中间山色不多青。

荆潭万里妆尘滓,宇宙连宵失晦明。

莫道人间少仙境,诗思酒魄一时醒。

【注释】 ①天孙:织女星。岁晚:岁暮,一年将尽之时。湘灵:湘水之神。传说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溺死湘江,后即成为湘水之神。合:闭合,合拢。②中间:其中夹杂着(山色)。③荆潭:荆州(今属湖北)和潭州(今湖南长沙市)。此指洞庭湖一带地区。失晦明:没有了白天黑夜的区别。④酒魄:酒糟。魄,同“粕”,糟粕。此处酒魄实指饮酒。醒(xing 星):唤醒,勃发。

【译文】 天上的织女与湘水的女神在夜晚相逢,银河飞流直下,好像要与洞庭湖合拢。天空和大地全是一片白色的亮光,中间虽夹杂着一些山峦,但并没有多少青葱。洞庭湖碧波无际,涤除了一切污泥浊水,天地之间连日来没有黑夜和白天的不同。不要说人世间缺少神仙般的境界,即使这个洞庭湖,也会催人把酒临风,诗情与酒兴一样浓。

【总案】 洞庭湖、岳阳楼历来颇多题咏,不乏佳作,而此诗写洞庭湖夜景,独有“仙气”。明人杨基《岳阳楼》诗云:“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空阔鱼龙气,婵娟帝子灵。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比较之下,在押韵、写景、甚至用语等方面,两诗都有相近之处,可见刘诗对后人的影响。而在后人的诗评中,对杨诗备加赞赏者有之,如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应推五言射雕手,起结尤入神境。”而对刘诗的评论文字,则付之阙如。可见古人评诗,偏颇处也是不可避免的。若说杨诗已入“神境”,那么,刘诗以“仙境”论之,也是当之无愧的。试看全诗塑造的境界:神灵聚会,水天一色,一尘不染,夜如白昼。这就难怪诗人发出“莫道人间少仙境”的赞叹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