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美食烹饪 > 蛤壳的鉴别,蛤壳如何鉴别

蛤壳的鉴别,蛤壳如何鉴别

2023-09-19 11:22

  蛤壳 :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 “海蛤”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蛤壳之名见于《本草原始》。
【别名】 蛤蜊壳、海蛤、海蛤壳。
【来源】 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Gyclina sinensisGmelin的贝壳。夏、秋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产地与销售】 我国沿海地区均有产,销全国。
【化学成分】 含碳酸钙、壳角质、肝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性状鉴别】 文蛤 呈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三角形,腹缘呈圆形,长3~10cm,宽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尖端稍向前方弯曲。壳外表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显层纹。无臭,味淡。


图12-54 蛤壳外形图


A.文蛤 B. 青蛤


青蛤 呈类圆形,长、高几相等,3~5cm。壳顶突出,位于背侧近中部。壳外表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同心生长纹凸出壳面略显环肋状,壳内面白色或淡粉色,边缘常带紫色并有整齐的小齿纹,铰合部左右两壳均具主齿3个,无侧齿。质坚硬,略脆,断面层纹不明显。气稍腥,味淡 (图12-54)。
均以光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 文蛤 壳层纹微弯,纹宽5~10μm,两纹相隔20~90μm,纹宽15~20μm,两纹相隔40~80μm。交错纹细小。粉末汉白玉色,具沙石黄荧光,解剖镜下磁白色细小微粒夹极少棕黄,紫黑色微粒。
青蛤 壳纹宽15~30μm,两纹相隔15~100μm。在镜下可见层纹边缘由两条层纹紧密排列组成。
【理化鉴别】 (1)取粉末置于坩锅中,加热至250℃,颜色不变。
(2) 取细粉置于试管中,加盐酸或稀盐酸、稀硝酸,产生大量气泡。
【炮制】 净蛤壳 取原药材洗净,碾碎,干燥。饮片性状,文蛤粉呈白色,不成团块状,手捻较粗,质轻,味涩。青蛤粉呈青灰色,其余同文蛤。
煅蛤壳 取净蛤壳置无烟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脆,呈灰白色。碎块成粉状,质地疏脆,无臭,味微咸。块片呈不规则块状,灰白色或淡灰色、质酥脆易碎。
【功能与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瘰疬瘿瘤,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用法与用量】 6~15g; 先煎,蛤粉包煎; 外用适量,研细粉撒布或油性基质调涂患 处。
【附注】 伪品 1. 同科动物贝壳 (1) 紫斑文蛤Meretrix pebechialis Lamrack贝壳: 体较大,壳较厚,壳顶略偏,贝壳背面光滑,具紫斑和隐纹。
(2) 丽文蛤M. Lusoria (Rumphius) 贝壳: 壳后缘比前缘显著长,后侧缘末端尖。
2. 蚌科动物贝壳 (1) 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 (Gray) 贝壳: 产于华东、中南。贝壳厚,坚硬,呈长圆形,前端圆窄,后部扁长,腹缘呈弧状,后背缘弯曲稍突出成角形,壳顶略高于背缘之上,几乎位于背缘前端,除腹缘外,布满瘤状结节,结节多联成条状,与后背部粗肋相接呈 “人” 字形。
(2) 猪耳丽蚌L. rochechouarti (Heude) 贝壳: 产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贝壳大形,似猪耳状,坚硬而厚,壳顶不膨胀,与背缘等高,位于背缘前端,壳后缘下斜,末端截状,腹缘弯曲,在近后端处略凹陷,壳面黑褐色,除近前缘部分外,均散布有瘤状结节,后背部具数条粗肋。
(3)角月丽蚌L. cornuumlunae (Heude) 贝壳: 产于江西、湖南。贝壳较小,略膨胀,较薄而坚硬,呈不规则椭圆形,壳顶位于背缘前端并低于背缘前缘圆,背缘略弯曲,后缘成圆角,壳面棕褐色,具光泽,除腹缘外布有瘤状结节,后背部有数条略规则的小斜肋,中部有不规则短肋。
(4) 巴氏丽蚌L. bazini (Heude) 贝壳: 产于江西、湖南。贝壳长,略似楔形,厚而坚硬,前端圆,腹缘稍弯曲,背缘平直,末端成钝角,壳顶位于背缘近前端,不突出,壳面黑褐色,有光泽,前中部具分散且粗大的瘤状结节,背部具数条横肋。
(5) 天津丽蚌L. tientsinesis (Grasse et Debeaux) 贝壳: 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贝壳斜椭圆形,质厚而坚硬,膨胀,左右壳微不相等,壳顶位于最前端,向前突出,并稍向内弯曲,背缘和腹缘相连成完整的弧形; 壳面灰褐色,有光泽,光滑或具有少数凸生的瘤状结节,生长轮脉粗大,明显,背部有数条不甚明显的斜肋。
(6) 绢丝丽蚌L. fibrosa (Heude) 贝壳: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贝壳略呈不等侧三角形,前部膨胀,左右二壳稍不对称,右壳略向前斜伸,背缘弧度小,腹缘弧度大成圆形,壳顶突出,位于壳背部前方,壳表棕褐色,壳面生长轮脉成密的肋纹,瘤状结节零散在肋上,顶部表面有2排小棘或棘痕。
(7) 拟丽蚌L. spuria(Heude) 贝壳: 产于江西、湖南。贝壳斜长卵圆形,坚厚,左右二壳不等,右壳微向前下方斜伸,背缘略弯,腹缘成弧形,壳顶位于前端并显著地伸向前方,微向内曲,二壳顶距离稍远,壳表面粗糙,棕褐色,生长轮脉粗细不一,除背部和前腹缘外,散布瘤状突起。
(8) 巨首楔蚌Cunropsis capitata (Heude) 贝壳: 产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壳硬,呈长三角形,前部极膨胀,后部至末端的高度和宽度均缩小,背缘略向下倾斜,壳顶部位于壳背方,靠近前端处肥大突出,壳表棕褐色,生长轮脉精细。

(0)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